文化苦旅 道士塔

时间: 2023-05-22 游记作文 联系我们 人气:

作文素材大全整理文化苦旅 道士塔,读书百遍,其义自见,作文亦是如此,多看多读,对写作也是很有益处,文章仅供参考,具体需要活学活用才是真正的有所帮助,下面随小编一起来看下相关文章文化苦旅 道士塔吧。

文化苦旅 道士塔

观敦煌之景深

⼀⼀读《文化苦旅》之《莫高窟》《道士塔》有感

廖琪轩

读罢余秋雨先生的两篇文章《莫高窟》和《道士塔》,我的眼前出现了一幅敦煌的画卷。

莫高窟的远景从一千六百多年前浮现,它绘着古老中国千百年的故事。

它是北魏的遗存,色泽浓沉,笔触奔放豪迈如青铜铁戟,绘着战乱,抹着百姓心中苦闷的色泽;它是隋文帝的奢华,线条色彩中仿佛透着笑意、暖意,香气氤氲,工匠们在新竣运河的浪潮中,抑制着他们的情绪,处处预示着他们手下某些“暗流汹涌”;到唐代,浓郁的色彩猛地喷薄而出,是大江大河奔入崇山峻岭之间,流畅的线条,饱满圆润;而后狂放和炽热逐渐温和下来,但绝不乏雅丽,应是五代;至于宋,色彩稍稍有些阴沉,是金兵的阴云、辛弃疾的悲歌,亦在李清照的宋词里,渲染忧愁……

透过余先生的文字,我沉浸在莫高窟中。

它本是外来的佛教文化,却在此处与中国文化紧密交融。翻译的经文,笔触灵动,横纵张弛有度,书写的是中国书法。张张壁画,生动精细,也早已融入中国绘画的传统元素。飞天起舞,在西北的大漠中挥洒万里河山,代代春秋。

“据说把莫高窟的壁画连起来,整整长达60华里。”这又何止60华里?是中国历史文化的漫漫千古长路。

再历经代代匠人的传承和发展,“敦煌”成为了我们民族自己的文化与艺术。

在《道士塔》一文中,我看到了敦煌的近景。

清朝末年,王道士以他的无知和愚昧,与那些崇洋媚外,搜刮着民脂民膏的官僚们,将无数艺术瑰宝“卖”给了外国人。与其说是卖,不如说是以极其低廉的价格,如同卖废纸似的,拱手送给外国人。王倒是也有过犹豫,怕伤了神明,但也只需要现编的几句童话,所谓“洋唐僧”的安慰之下,就又爽快地打开了莫高窟的大门。就这样,莫高窟中绝大部分的文物竟不幸流散海外,造成中国文化史上的空前浩劫。

余先生说,他想拦住那些运载着中国敦煌文物的马车驶向西方,可即使拦住了,也不知道该运向何方。和当时不远万里风餐露宿朝敦煌而来的欧美学者相比,当时的中国没人重视这属于我们自己的文化。“他们在沙漠里燃起了股股炊烟,而中国官员的客厅里,也正茶香缕缕。”清政府所谓的闭关锁国,没有锁住中国的文化艺术瑰宝,锁住的却是思想文化的停滞不前。

莫高窟的卷卷经文、张张壁画,早与我们中华民族的血液相连,而在那“西天凄艳的晚霞”里,“一个古老民族的伤口在滴血”。

我尝试着理解余先生文中所写的两个景深,历史的景深和民族心理的景深。

中华文化历经五千年的沉淀,兼容并包,呈现出独一无二的民族文化色彩。正如敦煌,它从西亚的大漠中走来,遇上了中国的匠人、中国的文化、中国的精神,便被中国同化了,又成为了我们文化中浓墨重彩的一笔。

而近代以来,中国文化所受到的外国文化的冲击,可以说是空前的。晚清的那群官僚们不但没有守住自己的传统文化,更是在西方文化入侵中迷失了自我,饱受侵略。

所以,敦煌的历史告诉我们:我们需要拥有强大而笃定的文化自信。我们是一个伟大的民族,五千年沉淀下来的文化与艺术,需要我们继承并弘扬。文化发展的实质在于文化创新,在继承传统的前提下,推陈出新。同时,又以从容开放的姿态,面向世界,博采众长。

“莫高窟的确有着层次丰富的景深”,我们用心取景,感受着中华文化的脉搏,在稳健而焕发生机地跳动。

以上就是关于文章文化苦旅 道士塔的全部内容,再次感谢您的阅读,祝您写出属于自己的作文。

标签:

文化苦旅道士塔读后感

文化苦旅道士塔感悟

最新推荐
猜你喜欢